此刻,你正在喝的或许就是长江水
十年前的12月12日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
十年来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
横跨1000多公里
护送一泓清水向北奔流
这项工程也被视为中国超级工程的“天花板”
论证半个世纪
建设用了十余载
开通这十年
南水北调为中国带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新华访谈今天推出《大国院士》第一期
听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
讲不同寻常的南水北调
又“上天”又“入地”
喝上长江水原来这么不容易
无论是对钮新强个人
还是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史上
2002年都是重要的一年
在那年
南水北调工程动工实施
钮新强担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负责人
对于全程参加工程建设
钮新强觉得既“荣幸”又“挑战”
因为需攻克四大难关
他们要给国内规模最大的大坝加高
给超大型渡槽定制“造槽机”
不仅让引水干渠“上天”飞越河流
还要“入地”穿越黄河
采用凌空飞架渡槽方案
还是开凿河底隧洞方案穿越黄河
在当时争议很大
钮新强回忆
“在这个问题上争论得非常激烈,
平时文雅的科学家也会争得面红耳赤。”
河床下泥沙层深厚松软
在黄河底下打隧道就像是“在豆腐里做工程”
钮新强说
他们发明一个新的深度隧洞结构
相当于在黄河河道下修建两条“地下河”
通过两条穿黄隧洞
长江之水得以继续北上
“远水”解“近渴”
一条调水线让南北共饮长江水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
输水干渠地跨豫冀京津四个省份
沿线有700多条河流
为保证水质,遇水就架桥
引水干渠全线实现“水上立交”
“即使走了1432公里,
在北京、天津也能喝上没有受过污染的水。”
根据之前的规划
南水北调解决黄淮海地区缺水问题
而现在
“南水”已由补充水源变为主力水源
钮新强认为
中线工程输水安全将会面临新挑战
钮新强说“成为主力水源就意味着
一年365天不能断水”
现在,南水北调的后续工程
引江补汉工程正在建设
建成后将联通南水北调工程与三峡工程
进一步打通长江向北方输水通道
“引江补汉工程建成,
每年可以增加20亿方的输水能力。”
北方人现在喝的是“调和水”
展望不远的未来
钮新强说
“百分百喝‘南水’的目标可以实现”
不仅让百姓“喝上水”
更要“喝好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之前
钮新强还是三峡工程的
主要设计负责人
参与这两大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
钮新强认为是他人生中
最有意义也最自豪的两件事
从青丝到白发
钮新强经历和见证着
北方地区从
“有水吃”向“吃好水”的转变
至于对“水被调去北方,南方会没水喝”的担忧
钮新强表示
“长江流域年均水资源量有9000多亿方,
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路总调水量是448亿方,
调水比例很低。”
“任何科学研究都不是完美的”
回顾以往
钮新强也道出了一些遗憾
但他始终期待着
随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渐建成
我国水资源分配格局将被重塑
在钮新强看来
“水资源配置的最重要目标,
还是让人民喝上好水。”
今年62岁的他还想多做一点贡献
“南水北调受水区
农村地区饮用水还以当地水为主”
钮新强希望未来能帮这里的人们喝上长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