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京食安网消息:在日前举办的2024年第六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工(精制)技能竞赛上,代表四川参赛的四川省川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红集团”)第七代川红工夫红茶制作技艺(四川省级)非遗传承人陈范涛荣获茶叶加工类竞赛全国冠军。同样来自川红集团的非遗传承人陈丰君也斩获比赛的二等奖。此次技能大赛让川红工夫红茶(以下简称“川红工夫”)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从“销声匿迹”到涅槃归来,川红工夫背后是非遗传承人一代代的默默辛勤付出。
经年累月,千百倍投入换一杯好茶
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拼配……这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川红工夫制作工序,早已成为陈范涛“千锤百炼”的日常。“制茶不是一件轻松活儿!”陈范涛说,本次全国大赛决赛,理论占15%,实操占85%。其中实操考核中,萎凋要8—12个小时,揉捻要2—3小时,发酵要6—8个小时,要在24小时的比赛时间中完成这些工序,不能有丝毫失误,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工(精制)技能竞赛是国内茶叶加工领域高水平的赛事之一,代表着全国茶叶加工技能的较高水平。进入本次全国大赛决赛的63名选手,都通过了各省市的市赛、省赛,历经层层选拔,技艺精湛只是基本功,比赛考验的更多的是在“针尖上的较量”。
陈范涛并不怯场。他表示,为了稳定发挥,赛前进行了专门的脱产培训,在发现自己对制茶工艺的细节把握还能够再提升一点点时,至少熬了30个通宵,更加有针对性地锤炼技艺。
从2007年考入四川农业大学茶学专业,首次接触到茶,到2011年进入川红集团,开始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研发审评等方面工作,陈范涛在与茶相伴的十几年里,由表及里,从摸索模仿到熟练精通,再到传承创新,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制茶过程中,不断自省、不断提升自我。
“制茶的秘诀是看茶制茶。说到底,就是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在陈范涛看来,川红工夫的制作是技艺、时间和温度交汇的艺术。每一道制茶工序都得有千百倍的投入与专注,关键工序更是需要对制茶温度与湿度的精准把握、对气候时机的深入洞察、对火焰温度的巧妙控制,准确度与精细度要求极高……一杯好茶背后,离不开经年累月的持续学习。
涅槃重生,在坚守中传承技艺
在川红集团技术总顾问、第五代川红工夫红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孙洪看来,此次竞赛最大的收获是对川红工夫这项非遗技艺的推广宣传。“川红工夫是中国三大高香红茶之一,有着极其辉煌的历史。”孙洪说,一代代制茶匠人传承着川红工夫非遗技艺,走在非遗传承保护前沿。
清末时期,第一代传承人雷玉详在福建武夷山学艺,为避战祸回到宜宾,并将武夷红茶技艺与宜宾的当地原生茶树品种相结合,首创了川红工夫技艺;20世纪30年代,第二代传承人变作坊式生产为工厂化生产;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三代传承人把制茶工艺标准化,促使宜宾红茶飞速发展。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川红工夫一度成为中国红茶标杆,产品全部用于出口前苏联等东欧国家,即便是制茶公司的‘自己人’,也只有在受到先进表彰的时候才能以奖品形式获得。”孙洪说,20世纪80年代,四川茶叶出口70%—80%都是红茶。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出口业务几近断绝,川红工夫市场萎缩,技艺也濒临失传。
作为川红工夫从兴盛到衰败的见证者,孙洪介绍,“大概是1990年,宜宾茶厂制成了6000吨的红茶,但已无法出口。又因国内没有消费市场,不得已,四川的茶企纷纷转产其他茶类。”孙洪说,“第四代传承人、我的师傅杨宝琛是原宜宾茶厂的副厂长,他坚信川红工夫是一款好茶,一定会在市场站稳脚跟,并一直劝说宜宾其他茶企负责人一定要做红茶。”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3年,宜宾茶厂没有做红茶。但在杨宝琛的坚守下,孙洪拜师学艺,把技艺传承了下来,并成为第五代传承人。第六代传承人练学燕等工匠2004年进入制茶行业时,整个四川仅宜宾有3家茶企生产川红工夫。当时其他茶企以绿茶的思路发展红茶,用芽头作为原料,而这并非做红茶的最好原料,消费者认可度不高。没有市场,制茶技艺也难以传承。2010年,宜宾茶厂与林湖茶厂合并,成立现在的川红集团,坚持以川红工夫作为主打产品,开启了艰难的“浴火涅槃”。“如今,第七代传承人已经成长起来,第八代传承人也正在培养中。”孙洪说。
据了解,川红工夫是四川传统优势特色产品,外观条索紧细、色泽乌润,内质甜香浓郁持久、滋味醇厚、汤色红亮、叶底嫩匀,香气具有橘糖香,与安徽祁红、云南滇红并称中国三大高香红茶,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去年四川茶园种植面积达到590万亩,毛茶产量为42.4万吨,毛茶产值达403亿元,茶产业综合产值达1200亿元。其中,通过川红工夫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辐射带动周边茶区发展,专用红茶种植面积达35万亩,红茶产量达2.2万吨、产值达46.1亿元,综合产值达140亿元。
“川红工夫非遗技艺要传承下去,还需要面向更多的制茶人。”孙洪说。在他看来,一款好茶,不外乎好的基地、好的原料和好的加工工艺。基地——好的红茶产自海拔1200米的高半山区域,这一区域,受区位、交通等条件制约,当地茶农生活仍相对困难,发展红茶,可为茶农每亩增加1000—2000元的收入。孙洪表示,川红工夫走不出去,就是因为非遗传承没走出去。为此,川红集团把川红工夫工艺中的18项前端工艺无偿提供给合作单位,用于初加工。“川茶要走出去,红茶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也希望通过此举助力川茶走得更远。”孙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