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亲“箱”爱|装不下的后备箱,载不动、许多情……

时间:2025-02-08 11:47:28     浏览量:674680

       “这是老家送来的鹅蛋,你带回去尝尝”“这是你二婶自己灌的香肠,热热就能吃”“冰箱里还有几根海参都给你装上,加班熬夜后吃一根”……在不厌其烦的絮叨中,父母把家里能带走的“家乡味”一股脑地塞进了后备箱。

                   这是父母搬运“家乡味”过程中的返程后备箱。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大年初七,记者整理好行囊,从山东老家出发,自驾前往北京,返岗开工。临行前,父母一趟又一趟地将家乡的特产、做菜的食料、特意制备的小零食搬到后备箱。

  两鬓斑白的父母,一边翻箱倒柜地寻找家里的“好东西”搬到后备箱,一边不停地念叨“这个烧饼是你最爱吃的”“那个虾条是不是再装点”,仿佛要把来年的伙食都管够。“够了哈,再装多了,回去也不好放。”看着父母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记者试着打断和提醒下忙里忙外的父母。

 后备箱中的“家乡味”。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一向沉默的父亲,似乎没有听到一样,仍然继续把储物柜里的的虾条、冰箱里的面饼、馅料装车。看着逐渐被装满的后备箱,父亲脸上露出了孩子般满意的笑容,眼角的皱纹挤出了一朵花,仿佛终于把全世界的好吃的,都装进了小小的后备箱。

  看着“中场休息”的父亲,母亲踱着步子走过来,一边用手擦了擦父亲额头渗出的细微汗珠,一边轻轻锤了锤父亲吃力挺起来的背,笑着说:“孩子大了,会自己照顾自己的,咱们别担心了。”

  “那不行啊,你儿子就是个‘家乡胃’,别的伙食填不饱啊。”父亲直了直背,指着刚放进后备箱的一箱水饺馅说。

  温暖美好的时间,滴滴答答,过得很快。不到一个小时,后备箱里,就堆起了一座座“小山”。这些看似并不急需的“家庭物资”,在别人眼里,或许都能在网上买到替代品,但在子女心中,却饱含着父母对子女的牵挂,而格外特别。

  在父母一遍又一遍的嘱托中,车辆徐徐启动,看着后视镜中父母远去的身影,想着早已被装满的后备箱,泪花涌上心头,模糊了视线。


京ICP备2021024707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
中京食安网新闻线索 E-mail:zjsanews@163.com
采编热线:16512109999 监督电话:13240921014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03484号
Copyright©2012 by www.zjs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食品安全      致力健康中国